來源:濱州傳媒網
2017-06-20 13:07:06
6月16日晚7時30分左右,在沾化區徒駭河中捕魚的于振江,聽見了溺水少年龍龍的呼喊,二話不說,立即撲過去施救。在岸邊群眾的幫助下,于振江多番努力,最終將落水少年成功救上岸。
于振江講述救人經過
回顧事發經過 于振江仍心有余悸
在市公路局國道205高速大隊,記者見到了45歲的中隊長于振江,他不善言談,甚至有些沉悶,然而講起事發當天的經過,于振江顯得特別激動,猶如事發當時。
6月16日傍晚,回家看望父母的于振江,利用閑暇和朋友來到河邊打漁。晚7時左右,于振江突然聽到有人大喊“救命”,緊接著,就沒有了呼喊聲。這時,他看到孩子已經在下沉了,沒有多想,第一時間就往前沖,快靠近孩子的時候只看到一雙手在水面掙扎。
當時于振江的手中還拿著漁網,聽到岸上有人呼喊:“把網扔掉,救人要緊!”這句話提醒了于振江,他趕緊將手中的網扔掉,游向孩子身邊,抓住其后衣領,托住他的頭,迅速將孩子往岸上拽。
然而,就在即將到達岸邊時,于振江和孩子同時掉入深水區,此時的于振江已經筋疲力盡,他還是掙扎著拽著男孩游出深水區來到岸邊。此時的他再也沒有力氣,于是向岸邊的群眾索要了網繩,將孩子綁好,由眾人將孩子拽上了岸。
“這種事,我遇到會幫,別人遇到也會幫!”于振江一直在說,“我與這個孩子有緣,當時岸上有十幾個人,我離孩子最近。如果再晚一會,誰都救不了這個孩子。”
于振江給龍龍買來學習用品
徒駭河漲潮 龍龍不慎掉入深水區
上午11時左右,于振江想來看看孩子。經過多方打聽,得知落水者是富國村的龍龍。當他得知龍龍的家庭情況并不是很好的時候,他為龍龍精心準備了書包、鉛筆盒、圓珠筆等學習文具。
記者了解到,龍龍13歲,目前上五年級,從三歲開始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。據龍龍年近80歲的爺爺趙景信介紹,龍龍很懂事,唯一愛好就是捕魚,“平時忙著莊稼地的工作,也沒有時間管他,不讓他去捕魚也不聽。”趙景信說,16日晚,龍龍騎著自行車回家,與往常不同的是,渾身濕漉漉的,看著無精打采。當得知孩子不小心溺水后,既生氣又后怕,“辛虧有好心人救了我們家孩子。”趙景信說,孩子現在身體很好,只是當天晚上喘氣有點困難,“喝了白糖水后,睡了一覺,就好多了。”
龍龍告訴記者,他是徒駭河退潮時來到河中心位置的,河水僅僅沒過大腿。當他意識到漲潮后,就想盡快回到岸上。回程的路上,不慎掉入深水區。
“我們應該親自去感謝你,還讓你來看我們,謝謝你救了我們孩子一條命,也是救了我們一家人啊。”趙景信拉著于振江的手激動地說。
臨走時,于振江主動拿出500元給龍龍,“我和孩子有緣分,錢不多,就當是給孩子買了點東西。”于振江說。
趙景信拉著于振江的手表示感謝
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其實并不簡單
市公路局國道205高速公路路政大隊大隊長孟洪亮告訴記者,于振江平時在工作中很積極,工作十分辛苦,卻從沒有抱怨或者要求調換崗位。同事之間有困難也很熱心幫助,人品很好,很真誠,“得知這個消息,我們都不意外,因為于振江就是這樣的人。”孟洪亮說。
“看似很簡單的事情,其實并不簡單!”現已退休的沾化漁鼓戲戲團書記,也是當時的目擊者高樹軍告訴記者,排除雜念,救人為先,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優秀品質。如果他當時考慮:“如果孩子沒救上來,自己遇到危險怎么辦?稍有猶豫,那么這個孩子可能就有生命危險。通過這件事,說明我們濱州人有思想,有水平,有覺悟。”
沾化華能熱電值班人員,也是第一時間將這件好人好事進行傳播的熱心市民盧穎之表示,“我將這件好事發布到了幾個群里,希望能傳播這種正能量,希望這樣的好人好事越多越好,但是類似的事件還是越少越好。借此機會,也給廣大的家長朋友提個醒,讓孩子們遠離危險水域。”
記者 馬光濤 郭瑩 通訊員 孫文貞
想爆料?請登錄《陽光連線》( https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撥打新聞熱線0531-66661234,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(@齊魯網)提供新聞線索。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-81695052,誠邀合作伙伴。
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