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齊魯網
2017-02-10 10:38:02
配圖均為馮朝暉先生的畫作。
馮朝暉,濱州電視臺臺長、總編輯,2017年2月8日逝世,年僅49歲。
悼念馮朝暉
文/劉駿(山東廣播電視臺)
2017.2.9
是的,這是一篇悼文。此刻,我坐在從北京返回濟南的火車上。一趟24小時內往返的出差,讓我錯過了與您最后的告別……從昨晚得到消息,一直在通過各種渠道打聽追悼會的確切時間,一直以為會是第三天,這樣我就一定能趕上,去看看您最后一面。就像以前每次去濱州出差,不管我們在哪兒,您總會從天而降,出現在飯桌上一樣……但是最后得知,是今天中午。那是無論如何也過不去了,對不起您!
沒敢問去送您的同事,您最后的樣子。但是聽說您得病以后,就瘦了很多。呵呵,真想像不出。在我心里,您就是那個很壯的樣子,說話聲音高而亮,開起玩笑來拽著濱州腔的普通話,還有點兒故意拿腔作調的酸。是不是濱州腔,其實我也不知道。反正就是那樣,“哎呀劉駿啊,來來來,喝一杯……”您能喝。貌似您那些親同學們,一個比一個能喝。這點兒真挺不好的。直接后果就是我去你們那些地方出差,都盡量想著悄悄地進村、打槍的不要,不能驚動你們。可是幾乎每次,您總是能得到消息,而且無論多忙多遠,也總是要趕過去陪我吃一頓飯。這是一份情意,其實我懂。
您是山師新聞系最早的一批學生吧?也是山東電視新聞界的資深扛把子之一吧?反正在我心里,您就是前輩。所以雖然您只比我大十歲,我還是一直開玩笑地叫您“大叔”。總覺得,你們那代人,對情意特別看重。這種情意是超越了什么市臺、省臺、中央臺和年齡、資歷界定的,就是單純的覺得你是哥們兒我就跟你吃飯喝酒,不管你是不是來給我做片子。簡單點兒說,就是用腔真誠來做對上工作,把“天下電視是一家”的理念,充分貫徹到了行動里。也正因為此,當2004年剛剛參加工作的我,第一次去濱州出差,就跟您成了哥們兒。還記得有一次,我出差去東營還是哪里,反正就是晚上往回趕,路過濱州愣是被您留下吃飯。一直吃到十點多才放行。那會兒我還是個小孩兒,您卻完全沒有架子。我們干的活兒和濱州一毛錢關系沒有,也絲毫不影晌您請吃飯的真誠。說真的,這事兒我一直記得。特別感動。
這十幾年,我的工作崗位變了好幾個,您也一樣。但是無論啥時候,工作上您都是全力配合。做片子要選點兒,打一個電話,您絕無二話,一準兒落實得妥妥的。即使后來,您都成了臺領導了,依然熱情洋溢。當然,您有事兒找我,我也表現得還不錯哈。我們都把工作當成自己最愛的事業去做,也把工作中認識的朋友視若知己。所以,我們都很快樂。
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畫畫的,這事兒我真不知道。反正是從有了朋友圈,就常常能看到您的習作。您的畫挺有意思,或者說風格獨特。我對畫畫這門藝術完全不懂,所以評論不多。但是真的每次看到都挺開心,當然看畫下面的評論更有意思。小年兒那天,您又畫了一幅,祝大家小年快樂。我特別去看了看,評論的人似乎更多了。不知道您當時可否察覺,大家心照不宣,都在為您的健康祈福。是的,您得病這件事,有不少人是知道的。但是沒人愿意相信。真的。您就是樣一個樂樂呵呵、大大氣氣的人,怎么可能得么兇險的病呢?即使得了,又怎么可能這么快就離我們而去呢?什么情況啊?真是討厭啊!
還記得最后一次見您,是去年這個時候吧?我去采訪胡集書會,也是一天來回。干完活兒,您來陪我們吃飯。我坐在您右手邊,清楚地看到您頭發里的斑白。您自己也說:老了老了。但那時的您,還是健康的吧?不過明顯感覺,酒喝得少了。而且在我一再申明已多年不喝酒的情況下,您高抬貴手放過了我。現在想來,我很后悔。早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見面,無論如何也要敬您一杯啊!瞎矯情什么!此刻,窗外夕陽正好。而您已和我們天人永隔。您名喚“朝暉”,那是比夕陽更壯美絢爛的景致。愿您一路走好!在我們心里,會永遠留著您的那一抹溫暖余暉。
想爆料?請登錄《陽光連線》( https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撥打新聞熱線0531-66661234,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(@齊魯網)提供新聞線索。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-81695052,誠邀合作伙伴。